春季是规模化牧场疫病防控的关键时期,养殖场务必高度重视,防控措施科学合理,执行准确到位,才能确保牧场健康生产。2月24—26日,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朱王治方、朱文豪等联合组队,奔赴沈丘县开展春季牧场疫病防控服务工作,助力产业健康发展,助推乡村振兴。

科技特派员服务队一到河南永博牧业养牛场,技术人员就拉着特派员说:“赶快帮俺看看那头腹泻犊牛怎么回事,用了好多药也没治住。”在技术人员的指引下,特派员们仔细查看了发病犊牛的粪便颜色、气味、体温等临床发病特征,详细询问了发病日龄、病程、药物使用等情况。特派员们综合多方面信息,现场鉴别剖析了病因,确定为母牛奶水不耐受引起的腹泻,特派员朱文豪建议,停止母牛奶水喂养,购买无糖奶粉隔离人工喂养,昼夜温差大,注意保暖,同时每天灌服乳酶生20片,连用三天。
随后,特派员们查看了牛场日粮配制、不同阶段牛群的健康状况,针对春季母牛繁殖和疫病防控等方面和场长、技术员做了交流探讨,特派员王治方强调春季是口蹄疫的高发季节,务必要做好该病的免疫接种工作,建议选择口蹄疫O型-A型双价疫苗,母牛配种前免疫;犊牛可80~90日龄首免,间隔20~30天强化免疫一次,以后间隔5~6个月免疫1次。牛传染性结节病呈地方性流行,危害不小,可以选择山羊痘疫苗5~10头份/头,尾根皮内接种,羊痘疫病必须皮内注射,考虑到免疫剂量,最好多点分次注射。

在沈丘县超伦养殖合作社,特派员实地查看了羊场羊群健康状况,仔细询问了羊场生产状况及存在问题。在交流过程中,得知场长对去年羊病流行危害心有余悸。特派员们建议,坚持做好饲养管理,严格执行“生物安全+免疫预防”综合防控措施。加强羊场“人员、车辆、物资、羊”流动管理,严格有效消毒,尽可能降低场区病原微生物载量。

继续做好口蹄疫、小反刍兽疫、三联四防等基础疫病免疫和常规驱虫工作。鉴于去年传染性口疮、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危害严重,妊娠母羊产前15天或新生羔羊3~5日龄口腔黏膜免疫注射传染性口疮疫苗,母羊配种前7~10天、羔羊35~40日龄肌肉注射免疫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。注重圈舍日常巡视,注意观察羊群采食、饮水、精神状态、行为表现等情况,及时发现异常,做到早发现、早隔离诊断、早治疗,把疫病损失降到最低。
责任编辑:翟媛媛